歡迎大家來看我的部落格!!
如果有人想要利用股市發大財的
我想分享一篇文章給大家   投資股市 專人服務歷史股價查詢網友激推100百招進入股市方
開不同的證券戶會對股市投資的成敗影響多大?
首先各位只需要記得一件事!!
一個人可以開很多家的證券戶來比較!!
然後再思考如果再開一家證券戶 會有什麼影響?






另外  偷偷告訴你很多人致富的方法


在台灣很多有錢人都向銀行貸款進行投資賺錢


現代人不少也跟著有錢人的腳步貸款賺錢


如果缺少資金可以投資理財


不少人選擇這間貸款數位平台


專業辦理貸款 簡單迅速撥款 立馬投資進場 順利理財致富 


其實 捉準時機點進場股市買低賣高  大多都能順利累積財富


並提前享受人生的退休生活喲!!!!



http://bit.ly/1As1Ui9


bbbbbbbb

外銀:台GDP成長率難保三
中時電子報作者記者陳碧芬╱新加坡10日專電 | 中時電子報 – 2015年7月11日 上午5:50
工商時報【記者陳碧芬╱新加坡10日專電】
出口重挫,直接衝擊台灣今年經濟成長動能,三大外商銀行研究部門,同步下修台灣GDP歷史股價查詢成長率,其中,星展、澳盛預測值直接破三,分別為2.7%、2.81%,花旗則預期下半年台灣出口將復甦,同時美國經濟將會強力反彈,暫時下修到3.4%。
星展銀行研究部經濟分析師馬鐵英10日表示,台灣今年以來的出口表現,實在「非常、非常」的不好歷史股價查詢,外銷訂單、工業生產都遠低於預期,導致第2季GDP大幅放緩,GDP歷史股價查詢年增率恐跌破3%、季增率為0%,若有更多實際的經濟數據出爐,星展不排除將季增率再下修為負成長,創下台灣近年來最罕見的慘烈情況。她強調,目前下修全年經濟成長率到2.7歷史股價查詢%,是預期下半年出口能夠好轉,「若出口再不好,不排除再下調」。
針對台灣今年的GDP成長歷史股價查詢率,外銀研究部門此次難得「一起開槍」,澳盛和星展也是今年來第二次下修,澳盛從年初預估的4.2%,在5月初首次下修至3.78%,7月擴大下修至2.81%;星展則是自前次的3.4%,直接下修為2.7%。馬鐵英表示,實際上亞洲四小龍今年GDP成長率都不保三,主要均是出口不佳,例如韓國亦從3%下修到2.6%,可是韓國朝野對此已有共識,台灣至今尚未有此共識,「令人驚訝」,這表示台灣未能對「保三失敗」及早作出心理準備。
澳盛銀行資深經濟學家楊宇霆也警告,隨著各項經濟數據暨統計的惡化,已影響台灣民眾的消費意願,不利於目前尚能支撐GDP的內需項目,「現在開始,大家會更謹慎花錢了!」
目前只有渣打總經研究部門還沒下修,暫時維持第1季預估的4.3%。但渣打國際商業銀行東北亞區高級經濟分析師符銘財本周稍早表示,台灣6月對美國的出口出現年減8%,是自2013年12月以來首次下跌,巿場真的要擔憂,下半年的台灣經濟各項需求能否持續。
花旗看好台灣下半年出口將復甦,整體而言,台灣經濟表現將趨於保守,因此花旗對台灣2015年經濟成長率預測由3.8%下調至3.4%。6月證交、土增稅收 雙告衰退
-A
+A
中時電子報作者記者林淑慧╱台北報導 | 中時電子報 – 2015年7月11日 上午5:50
工商時報【記者林淑慧╱台北報導】
財政部表示,6月各稅目多數呈現成長,但與資本市場息息相關的證交稅、土增稅則雙雙衰退,稅收為75億及80億元,分別年減11%、7.2%。官員說,房地合一稅政策底定,6月土增稅減幅已經縮小,下半年房市可望回穩,可望挹注國庫稅收。
依據財政部統計,6月土增稅徵起件數僅5萬5,729件,較去年同月減少5,446件,年減8.9%,為連續15個月衰退。
財政部統計處副處長許瑞琳表示,近一年多來國內房市交易量低迷,但政策底定後,本月土增稅減幅已經縮少,從二位數衰退降低為個位數,下半年房市交易應可回穩。
受到陸股下跌、希臘債務問題未解等因素影響,台股上月表現疲弱,連帶拖累證交稅表現。財政部指出,6月集中及店頭市場股票平均每日成交值分別為838億元及242億元,6月稅收僅75億元,較去年同月減少9億元,年減11%;累計上半年稅收為401億元,較去年同期減少45億元,衰退10.1%。
許瑞琳指出,今年證交稅預估的基礎,是以平均每日成交值1,258億元來估算,但今年以來各月平均成交值低於預估基礎,加上國際經濟因素影響,因此稅收呈現衰退。
他並坦言,在內憂外患不斷下,今年證交稅、土地增值稅恐難達成預算目標,將名列少數稅收短徵的稅目。
另外,受惠於車市交易熱絡,今年上半年貨物稅達895億元,再創歷年同期新高。財政部指出,累計上半年新車掛牌數為21萬7,197輛,較上年同期增加6,509 輛,年增3.1%;其中,進口車就增加1萬1,814輛,大增18.1%。農漁民有年金 老礦津貼還沒下文
聯合新聞網作者記者張芮瑜╱瑞芳報導 | 聯合新聞網 – 2015年7月11日 上午3:07
民國100年提案的老礦津貼至今無下文,日前三峽舉辦煤礦災變31週年追思會,這個議題才再浮上檯面。在瑞芳採礦50年的周朝南說,礦工的辛苦不亞於農民漁夫,應該比照發給津貼,許多礦工已年長、一身病痛,「再不發,就沒人能領了…」
「台灣退職煤礦職工福利協會」日前在三峽區舉辦煤礦災變31週年追思紀念會,要求政府正視這批年邁礦工的晚年需求,比照老農、老漁年金制度,儘速立法發放「老礦年金」。
除三峽外,瑞芳區過去同樣是礦產重鎮,但在民國58年7月7日、民國73年7月10日發生2起煤礦災變,奪走百條人命,政府轉而輔導礦業公司轉型收坑,如今老礦工人數仍有2000人以上。
民國25年生的老礦工吳本樹採礦數十年,79年收坑才罷手,已高齡80歲的他,曾在民國73年的九份煤山災變中出力救援,「把一具具屍體從小礦坑拖出來」,他回想當時狀況心有餘悸,也深切體會到當時礦工連「能不能見到明天太陽」都說不準的無奈。
82歲的林紅九也曾於瑞三礦坑服務將近40年,他說過去全台工業起飛都靠煤礦業撐起,但「我們為國打拚,現在誰來養我們?」林紅九直說,當時的狀況就是「若去採礦可能死1人,但若不去是死1家」,礦工是家中經濟支柱,不得不賣命進礦山。
這批高齡礦工出入礦區近40年,長期蜷縮於高30、40幾度的高溫環境,大多百病纏身、背脊直不起來,且罹患普見於礦工的職業病「塵肺病」,經常咳喘不止。台灣退職煤礦職工福利協會瑞芳分會長周晉億慨嘆,「我們才是真正的弱勢團體呀!」
周晉億說,礦業滅絕下,老礦工只會逐漸凋零,不可能再增加,「現在不補助,要等何時?」「再不發,就沒人能領了…」
arrow
arrow

    ydhmlfmu00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