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篇文章有分享投資我的心得喔

記者陳金旺/台中報導先後罹患護腺癌、大腸直腸癌,甚至轉移至肝臟,且已 ?80多歲的陳先生卻樂觀看待,從未失去治療信心,在醫師建議下,先接受健保給付血管新生抑制劑標靶合併化療,穩定控制腫瘤後,再透過手術成功切除肝轉移病灶。歷經前後 ?10次化療以及標靶治療,上個月結束療程,計劃要前往日本大阪當個老「玩」童。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陳周斌指出,資深背包客陳老先生 ?10多年前罹患攝護腺癌, ?3年前被確診出大腸直腸癌,積極接受治療,不料去年 ?5月回診檢查顯示,腫瘤指數超高,超音波及斷層掃描確診癌細胞轉至肝臟。在醫師建議下接受健保給付血管新生抑制劑標靶合併化療,今年過年後進行外科切除手術,陸續做了 ?10次化療, ?7月剛完成最後一次療程,體力逐漸恢復,開始計劃另一次背包客旅程,前往日本大阪。陳周斌表示,目前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治療在第 ?1、 ?3線皆有健保給付標靶藥物,第 ?1線治療有 ?2種健保標靶藥物可以選擇,包括血管新生抑制劑、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,第 ?3線健保則僅給付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, ?2種藥物都能帶來很好的治療效果,但如果用對順序,則有機會可以用到 ?2次健保標靶,降低負擔。陳周斌表示,不論大腸直腸癌患者的癌細胞基因是否產生變異,在 ?1線治療都可使用血管新生抑制劑,即使治療一段期間後,腫瘤惡化,仍可使用相同標靶藥物,只需換其他化療藥物。研究發現,「換化療不換標靶」治療方法,能夠延長患者存活期,第 ?2線持續使用相同的血管新生抑制標靶藥物,可降低 ?3成惡化風險、 ?2成死亡風險,疾病無惡化存活期延長近 ?6個月。
arrow
arrow

    ydhmlfmu003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